堤岸,一個有著華人群體訴說不盡的故事之地,隨著時代的變遷,越南經濟的突飛猛進,華人的歷史痕跡也逐漸被現代化的建築工程所蟬食,一些承載著許多代華人感情的老街區被高樓大廈取替,那些陪伴著一代又一代學生成長的老校舍換上了新顏,就連已被公認為「國家級歷史文化遺跡」的一些廟宇也在重建當中……然而,在目前堤岸眾多具有相當「年齡」的巷弄中,封了塵的「古巷名」上的水泥字樣上仍散發著點點古樸氣息,令路過的華人感到十分親切。

在堤岸的眾多華人老社區中,位於第五郡陳興道街 206 號的"豪仕坊"可以說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大雜院式的百年建築.年初回越的時候,我曾到訪一些華人社區去探朋友和同街坊們閒話家常,聽聽老堤岸講述那些往日"奇聞軼事".然而,在多條古巷中,我卻對仍然保留著濃郁的華人文化特徽的 "豪仕坊" 情有獨鍾,散發著那種大雜院式的人情味,讓人倍感親切.置身其中,我這個久居外地的訪客,彷彿有種時光倒流的感覺。如果說這裏是一個傳統的華人社區,倒不如說它是一個堤岸版的《七十二家房客》的大雜院,因為這裏的建築與街坊們的生活習慣都保持了 "原汁原味" 的廣府風貌。雖然現在沒有像以前那樣晚上家家戶戶的男女老少都座在家門前與街坊鄰里閒話家常。或在"大撻地"玩耍,誰家有電視機就會迎來許多街坊一起觀看的情況,做飯時欠缺些油餾醬醋都會向街坊鄰里們借用,那種 "鹹魚白菜同分享" 的情景。

"豪仕坊"與別的古巷主要供奉 "土地公公" 有所不同的是,"豪仕坊" 內分別在上下層供奉了四個包公神位,陳婆婆說,記得小時候街坊們湊錢請了法師回來做了幾天法事後才供奉包公的。據說這裏以前是墓地,許多街坊往往感到不安,經風水先生的卜算後建議街坊們做場法事和供奉包公。時至今日,包公仍然得到街坊們的敬仰,每天早晚均向牠上香。


古巷中的房子雖已被許多新樓房所取代,但穿插在新房子間的老房子仍有跡可循、在新換上的鐵柵後還保留了兩頁半掛的木門。許多老房子的屋簷下大片大片青苔蓬勃地生長在瓦片上,歷經歲月不停地催促而更為倉皇地生長、蔓延,歲月催促著它,歲月呼喚著它。青苔這樣生長,像是與歲月並肩而行,從來不離不棄。抬頭,看見歲月在古巷的瓦片上走過,烙下不滅的印痕。潮濕的瓦片,還爬滿了青灰色的爬山虎,本是乾淨得不沾灰塵的瓦片,如今歲月悄悄退去它華麗的色澤,只留下淡淡的樸素的顏色。在都市化的進程中以及民生得到改善的環境下,堤岸許多老房子逐漸地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能保留上述室內陳列的也所剩無幾。
堤岸年輕新生的一代,能有機會見到這些「老」情景,但就不知道我們先輩當年生活的環境是怎麼樣,本著對華人文化的感情,也希望能與朋友們分享這些「古老記憶」。現在由於大家都忙著生計,很多人早出晚歸,加上家家戶戶都有電視機、電腦上網,有空峙都躲在家裏娛樂了,閒話家常的日子已經不復再。這些百年古巷老區,新一代的年輕人獲得良好教育,昔日之鄉風陋習早已隨時光流逝,希望他們致力把老祖宗留下的房子保留下來,讓堤岸華人的歷史文化代代相傅。
內容或許不符合您的需要,也許您身邊的人,朋友,同事有需要,只要您動一動手指,把這篇文章分享給您身邊的人,我們用這樣的方式也可以將我們的真愛和關愛傳遞給我們的家人、朋友、同事!
請問你是安麗直銷商嗎? 我想了解安麗,怎麼與你聯絡?
回覆刪除你好, 請問你是哪裡人? 如何與你聯絡?
刪除我是臺灣南部人,請問你是哪裡人?
刪除我是越南華人.
刪除